最近,“大白兔奶糖”冰淇淋风靡全球,大家都争着吃!“大白兔奶糖”是许多华人的童年回忆,谁的童年没有吃过“大白兔奶糖”?但你知道吗?“大白兔奶糖”原本的包装不是大白兔,而是米老鼠!
诞生于上个世纪 50 年代初的大白兔奶糖,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代国产糖果的代表。在这以前,人们对奶糖的认知,可能还是来自「进口糖果」。
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,一口奶香四溢的甜味,那可是一件幸福的事,而抓住了这个商机的人,就是爱皮西糖果厂的老板冯伯镛。当时,一种来自英国的牛奶糖(也叫鸟结糖),风靡上海滩。
冯伯镛也试了试这个神奇的奶糖,发现还真的不错!但是,这种糖果一小包就要半块大洋,可当时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,也就只有四五个大洋。
没过多久,冯伯镛就决定了要「自己生产奶糖」,爱皮西糖果厂从此走上了一条自主研发之路——花了半年时间研制出「ABC 米老鼠糖」。
奶糖配方借鉴了英国牛奶糖,包装则是参考同样风靡上海滩的米老鼠动画片。结果可想而知,ABC 米老鼠糖大卖。
在爱皮西糖果厂的努力之下,国产奶糖已经比英国牛奶糖更便宜了,但人们还是被限制住了想象——它依然是有钱人家才吃得起的奢侈品。
原因很简单:产量低+成本高。
只有一条手工生产线的爱皮西糖果厂,奶糖平均产量 800 公斤,作为原材料的奶粉和葡萄糖也是进口的。后来,爱皮西糖果厂在公私合营的大潮中,正式改为爱民糖果厂(随后也加入了冠生园),米老鼠糖也换上了新衣服,由厂里的一名曾学习过美术的学徒王纯言,设计了更适合中国的经典大白兔形象。
这样一颗大白兔奶糖,多少人挤破头都买不到。
在计划经济背景之下,大白兔本身就产量不高,并且还是定点、定量供应。
外地的零售商,不仅要亲自到上海进货,若不是大商家还未必有人理睬;本地人买糖,也是排起长队候着这一口香甜的奶味;好不容易到了柜台前,还不能爽快的买走大白兔!因为供应量太少了,这要是有多少就卖多少、先到先得的话,那得破灭了多少希望啊?
于是,大白兔奶糖参杂着其他糖果一起卖!也就是说,为了大白兔奶糖,你只能买一袋什锦糖,而且里面大概也就一两颗吧。
一糖难求,毫不夸张,尤其是在年节时。
在没有广告的年代,商店门口挂着一块牌子,写上“ 本店有大白兔奶糖卖”,就是最有力的号召。
此时的大白兔奶糖,已经是家喻户晓了,而一件国家大事,更是奠定了它“第一代国产糖果代表”的地位。
1972 年,正值冷战期间,尼克松访华的先遣队提前来到中国,进行各项对接工作。由于长期冷战,双方之间的关系不免需要些时间缓和。让人意外的是,在这个过程中,大白兔奶糖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当时,先遣队的黑格(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)等人下榻的宾馆房间里,都放着一些招待食品,其中就有大白兔奶糖。说来也奇怪,那么多吃的,偏偏只有大白兔奶糖最受欢迎,甚至临近最后一天,连糖纸都不剩(打包带走了)!
周恩来总理在了解此事后,连夜传达了毛主席的旨意——既然美国人爱吃大白兔奶糖,那就给他们每人带上十斤回国!
但是,如果你还记得前面提到的奶糖产量及紧俏程度(更何况是现货),就不难理解糖果厂的员工为何睡不好觉了。因为全都被叫回厂里加班了,在第二天早晨交付了 500 斤大白兔奶糖。
第二日中午,尼克松访华的先遣队真的带上了最软最香的“ 特制 ”大白兔奶糖,启程回了国。事后,黑格在接受采访时,还不忘回忆起大白兔奶糖。
除了尼克松访华这一大事件,大白兔奶糖,还是 1959 年中国建国十周年的国礼、2005 年成为大陆与台湾 50 年后首次直航的纪念糖果、2010 年上海世博会的指定糖果,甚至在东南等地也颇受欢迎。
以前还有一个传言「七粒大白兔奶糖,能兑一杯牛奶」,以前的大白兔奶糖,是公认的货真价实,若是拿不到医生开的奶粉证明,大白兔奶糖也可顶上,充当孩子们的营养品。
这几十年来,大白兔奶糖依然是知名度很高的一款“ 国民奶糖 ”,也推出过几种不同的外包装。
还有一款礼盒装,是上海冠生园食品公司和法国轻奢设计品牌 agnès b. 的合作款,一共有蓝、粉两种颜色.
1956 年,爱皮西糖果厂收归国有,并入由广东人冼炳成在 1918 年改组成立的冠生园股份有限公司(ABC米老鼠糖更名大白兔奶糖)。